互联网朋友,运城市营养保健行业协会欢迎您!
第十期
上期重点回顾
“每天多大活动量为宜"
身体活动的消耗量应占总能量的15%以上。成人能量摄入量在1600~2400kcal时,15%大约是240~360kcal。一般来说,每天日常家务和职业活动等消耗能量相当于2000步左右(消耗能量约80kcal),主动性身体活动至少应40分钟,相当于年轻女性每天快步走6000步(5.4-6.0km/h)的运动量,能量消耗总计大约在300kcal左右。身体活动量是决定健康效益的关键,建议成人的主动身体活动量最好相当于6000步/天,6000步可以一次完成,也可以分2-3次完成。快步走是一种很好的身体活动,适合大多数人,而且还有许多健康益处。
今日分享:如何达到身体活动量
除了我们日常活动如家务、职业性、交通往来的活动外,主动性运动形式多种多样,主要有有氧运动、抗阻运动、柔韧性运动和平衡协调类运动。
常见运动类型
有氧运动:也称耐力运动,如慢跑、游泳、自行车等。是一种身体大肌肉群参与的持续性节律运动,运动中的能量来源主要由有氧代谢供给,是提高人体心肺耐力的重要方法,也是减少机体脂肪堆积的重要手段。
抗阻运动:也称力量型运动,利用哑铃、水瓶、沙袋、弹力带和健身器械等进行的抗阻力的运动形式。抗阻运动是增加肌肉力量和质量,延缓运动功能丢失、增加瘦体重、强壮骨骼和关节,预防慢性病的良方。
柔韧性运动:太极拳、瑜伽、舞蹈等轻柔、伸展的运动形式等
骨质增强型运动:又称负重运动,是使身体各部位肌肉收缩用力,肌肉和骨骼抵抗自身重力的运动。如举重、伏地挺身、仰卧起坐及引体向上等。
1.设置目标 逐步达到
先有氧,后力量,重视柔韧性运动
(1) 有氧运动:如果平常体力活动很少,开始运动时,可以设定一个较低水平的目标,如每天进行15-20分钟的活动。选择使您感觉轻松或有点用力的强度,以及习惯或方便的活动,如步行、骑自行车等。给自己足够的时间适应活动量的变化,再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和时间。
(2) 肌肉力量练习:主要针对身体的大肌肉群,包括上肢、下肢和腰、腹等核心肌肉群,通常采用抗阻运动形式。阻力负荷可以采用哑铃、水瓶、沙袋、弹力带和健身器械,也可以是肢体和躯干自身的力量(如俯卧撑、引体向上等)。坚持每周2-3天力量运动,隔天进行。
(3) 柔韧性练习:身体灵活性柔软度练习很重要,伸展或柔韧性活动最好每天进行,特别是进行大强度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前后。运动前热身包括颈、肩、肘、腕、髋、膝、踝各关节的屈曲和伸展活动,运动后包括颈、肩、上肢和下肢的肌肉拉伸活动。
2.培养兴趣,把运动变为习惯
首先应当认识到身体活动是一个改善健康的机会,而不是浪费时间;运动是每天必需的生活内容之一,能增进健康、愉悦心情。
活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。将运动列入每天的时间表,培养运动意识和习惯,有计划安排运动,循序渐进,逐渐增加运动量,达到每周建议量。
体重过重或过轻怎么办?下期将为您详细解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