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朋友,运城市营养保健行业协会欢迎您!
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可牢记以下几点原则:
胃肠功能好,肠内营养不能少
由于肿瘤患者大多伴随免疫功能下降,是腔静脉导管感染并发症的高危人群,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也应优先考虑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,在正常进餐的间隙使用口服营养液补充。如果患者不能经口进食,则可以通过鼻胃管、鼻肠管、经皮内镜下胃或空肠造口等通路进行肠内营养支持。
胃肠功能差,肠外营养价值大
如果口服营养制剂或肠内营养制剂(管饲)不能满足患者的营养需要,就需要在肠内营养支持的同时补充肠外营养,也就是通过“输液”的方式,从静脉给患者输入氨基酸、维生素、脂肪乳等营养物质。如果患者因禁忌证不能给予肠内营养,如存在短肠综合征、消化道出血、放射性肠炎、肠梗阻等疾病,则全部营养都要靠输液输进去。
坚果大豆蛋白高,鱼虾蛋奶极其好
在能量供给充足的前提下,增加蛋白质摄入可以促进肿瘤患者肌肉蛋白合成,纠正负氮平衡,修复损伤组织。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包括鱼、家禽、瘦红肉、蛋类、奶类、坚果、大豆及其加工制品,尽量少食用加工肉。抗氧化营养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包括深颜色的蔬菜及水果、全谷类食物等。
坚持随访重预防,认知改善收益长
认知改善是肿瘤患者强化膳食营养、获得长线收益的第一步。作为患者和家属,首先要认识到营养对肿瘤患者治疗康复的重要作用。
其次,要能够有意识地掌握和积累膳食营养科学知识,做到能学会用。毕竟,仅仅是选对正确的食物和建立对食物需求量的认识, 就能使患者摄入更多的能量及营养素,从而改善患者营养状况。
最后,还要知道当遇到膳食营养相关困惑或发生营养风险时, 可以从哪些渠道获得专业支持。如坚持参与医疗机构的营养随访, 到营养专科门诊就医进行营养咨询等,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制订合理的营养支持计划。
因人而异常调整,膳食护理不分家
每位患者在肿瘤治疗康复期间的身体状态、营养需求都是不断变化的,营养支持方案也需要因时制宜,动态调整,并注意符合患者的护理需求。
对于厌食患者,要注重食物多样化,少量多餐,餐间加餐,创造舒适、安静的进餐环境。对于恶心、呕吐的患者,在少食多餐的同时还要注意餐前尽量不要饮水,饭后1 小时避免平卧,并可以饭后适度散步,以预防食物反流。对于发生口腔炎的患者,可进食少渣或放凉流质食物,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,同时保持口腔清洁,防止继发感染。对于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,应尝试软食或半流食、流食,如果进食时出现呛咳等不适,应警惕是否发生吸入性肺炎。对于腹泻的患者,应选用少渣低纤维食物,避免过于油腻,并积极纠正水、电解质紊乱。